近期,高股息板块表现不佳,出现回落。而成长板块则有行业表现强劲,其中景气行业尤为突出。
机构普遍预计,今年景气回升或基本面转好的行业有所增加。上市公司股价积极反映高景气板块,这也是今年景气投资风格基金经理业绩回升的重要因素。其中,不少基金经理今年业绩已恢复去年亏损。
景气度投资业绩逆转
最近一段时间,景气度投资业绩持续回升,成为市场反弹的推动力。近期数据显示,成长基金指数累计上涨17.97%,高于价值基金指数的11.82%。
此前,赛道投资风行,大量资金涌入赛道主题基金,与之密切相关的景气度投资也曾一度陷入竞争激烈的内卷化。
在热门赛道行情消退、A股表现低迷的背景下,景气度投资也表现低迷,注重景气度投资的基金经理也进入低潮期。
经过多年的沉寂,景气度投资业绩再次回升,实现了重大逆转。
截至最新数据,博时基金曾豪管理的博时成长精选A年内净值累计上涨31.58%,居主动权益基金榜首。卢纯青管理的中欧瑞丰A和王鹏管理的宏利新兴景气龙头A年内净值涨幅均超过20%,韩创管理的大成景气精选六个月持有基金年内净值涨幅接近20%。一些基金经理今年陆续弥补了去年的损失。
毫无例外,景气度投资是上述基金经理投资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
博时基金曾豪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行业景气度是他构建投资组合的重要依据,通常基于完善的行业比较模型和中观跟踪,优先选择未来2~3年景气向上的行业公司。他的投资体系简单来说,就是从高景气行业中聚焦优质成长龙头。
中欧基金经理卢纯青在季报中阐述了她的选股标准,在谈到景气度逻辑时,她表示一直持有景气度上升、长期周期处于低位区间的公司。
宏利基金经理王鹏是景气度投资的坚定信奉者。他在今年一季报中表示,坚持“投资景气行业龙头,寻求戴维斯双击”的方法。选择长期空间大、短期业绩好的公司,规避短期主题催化明显透支的公司。这种方法的核心是追求业绩超预期带来的估值和业绩双升,长期超额收益明显,但在强调逻辑而忽视业绩的阶段会相对弱势,但从长期来看,这种方法的风险收益比仍然突出。
大成基金经理韩创倾向于重点投资成长和周期属性的景气成长股,行业景气度是他选股的首要标准。
景气度投资并非行业主题投资
景气度投资是中国公募基金常用的重要投资框架之一。
王鹏指出,回顾A股历史,无论牛熊市,无论估值起点高低,无论中间起伏如何,市场上业绩增长快的细分板块,超额收益的概率都比较大。“努力寻找景气板块,力争为投资者获得更高的超额收益。”
需要注意的是,景气度投资很容易被市场解读为行业主题投资。当基金经理追逐高景气度领域时,往往被认为是频繁追逐热门主题,一旦基金经理判断失误导致净值回撤,就会被贴上“赌徒”的标签。
与以往不同,今年的景气度投资行情并不容易察觉。
过去,半导体、新能源和医药等行业景气度较高,投资属性也较为明显。但今年,出海逻辑涉及多个行业,光模块只是人工智能领域极小的一部分,化工行业的景气也仅集中于部分产品。
中欧基金认为:“2023年以来,景气度投资呈现明显的普适性趋势,最具代表性的是今年年底以来由出海驱动的景气投资机会。”行业(产业)高速发展是景气度投资的重要驱动力之一,但需注意以下情况:1)行业(产业)景气度存在,但低于其他因素驱动的景气度,则景气投资不会选择行业景气的个股;2)其他驱动因素带来非行业层面的景气,则景气投资也不属于行业景气投资。
中欧基金对景气度投资的定义,首要条件是近期必须满足高增长要求,即着重强调中短期的成长性,其次是要求远期的成长空间,即着重强调长期的成长性。景气度投资更像是投资“1~100”倍的公司。
行业景气度投资与景气度投资不能画等号,行业景气只是景气度投资的重要驱动力之一。景气度投资通常具有较高的波动特征。
王鹏表示:“景气和风险并存,当赛道景气持续升温时,也是行业内泡沫膨胀之时。”如何管控回撤是景气度投资的一大难点。
韩创认为:“景气度投资需要精耕细作,熟悉行业的细节,因为行业变化初期往往十分细微,甚至业内人士也未必能察觉。”产业界的投资通常滞后,行业低谷时,产业界往往更加悲观,鲜有投资;行业景气高峰时,产业界往往比投资人更乐观,甚至大举投资。
民生证券牟一凌策略团队认为,景气度投资曾作为最锋利的矛,但当宏观系统发生巨大变化时,过去忽视股票定价中的交易结构和估值,使景气度投资缺乏抵御环境变化的最重要反脆弱性。景气度投资最大的脆弱性可能源自市场对于单一制胜法则的过度追求,简单明了的投资宝典虽然一时风光,但难以长期持续。与之对应的是,需要深入研究产业链景气比较,关注不同产业逻辑的发展以及辅助数据的严谨性和标准化。
景气度投资或成今年利器 今年以来,景气度投资风格基金经理的业绩大幅回升,这种持续性如何?
中欧基金认为,优秀的景气策略将成为资产配置组合中最锋利的矛。已公布的4月制造业PMI仍处于扩张区间,业内普遍认为,数据表明宏观经济复苏势头平稳。越来越多的行业进入景气上行阶段。
中金公司指出,今年景气回升或基本面迎来反转的行业将有所增加,部分中期前景向好的领域经过长周期调整后估值消化充分,配置环境将好于2023年。
不难发现,今年上市公司股价对高景气板块的反馈更加积极,这也是今年高景气投资业绩回升的重要原因。
财信证券表示,在5%经济增长目标下,经济政策需要进一步发力,5、6月高景气板块有望迎来修复反弹。哑铃策略成为市场主流风格,哑铃的一端是稳定现金流的类债红利股,另一端则是与国内经济脱敏的高景气成长股。
宝盈基金经理朱建明表示,依然专注于紧跟全球产业浪潮的高景气方向,例如人工智能(AI)、机器人、电动汽车、新材料和新制造。
华夏基金经理翟宇航从上市公司盈利角度分析,认为今年盈利情况可能表现为先低后高的态势,即第一季度为上市公司盈利低点,随后盈利增速逐步提升。今年市场结构上可能呈现先周期、后成长、先红利、后景气的特征。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