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丰皮影映盛世 传承文化绽芳华

小王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375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盛世藏行》首演临近,陆丰市皮影戏传承保护中心加紧排练。剧组人员精益求精,抠细节,力求完美。

与传统皮影戏舞台不同,《盛世藏行》的舞台采用三块大幕布和纱幕,分隔出五个相互衬托的区域。幕布上细节考究,如李燕儿(文成公主)与父母对话时,王府的红墙绿瓦、假山亭榭栩栩如生,连李道宗(江夏王)靠廊柱叹息的动作也惟妙惟肖。

陆丰市皮影戏传承保护中心主任、陆丰皮影剧团团长江海滨表示,在传承陆丰皮影艺术特色的基础上,该剧创新表演形式,融入多媒体、影、偶等元素,穿越时空,重现千年传奇。

影偶剧《盛世藏行》以文成公主入藏和亲为题材,第一幕展现了她无忧无虑的少女时光,突显其责任与担当。三年的和亲路途,让她历经风霜雨雪,从一个少女成长为坚毅智慧的王后,开创了唐蕃交好的新时代。

为了重现这段史诗,主创团队巧妙运用新媒体手法。展现艰难和亲路时,巨大的纱幕落下,皮影演员手持影身在纱幕后表演,纱幕上则呈现漫天黄沙。配合背景音效,荒漠中风沙骤起,护送老将军摔落马下,又再次翻身上马,紧张的气氛带来全新的视觉冲击。

《盛世藏行》融合了皮影戏和木偶戏,由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木偶系主任郑稳和副教授郭红军创作。该剧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献礼,取材于丝绸之路。

2023年8月21日,广州举行了《盛世藏行》专家研讨会。总导演赵玉明表示,影偶剧独特的表现力,能够充分展现优质题材的魅力,该剧的创作极有可能产生震撼人心的效果。

创新元素融合,先锋探索

《盛世藏行》时时长达1小时30分,人物众多,舞台上融合了皮影、木偶、电影等元素。舞台设计、灯光、表演方式等均进行了创新。对于这部工程浩大的影偶剧,压力是否很大?

面对这个问题,总导演赵玉明坦言压力很大,但他同时信心十足:“这是一部好戏。”

该剧题材重大,是一部以“一带一路”为主题的精品剧目,讲述了唐朝时期中原与吐蕃的经济文化交流,展现了文明的传播。

该剧在呈现形式上,对陆丰皮影戏这一非遗项目进行了守正创新,将电影手段融入偶戏之中,突破了传统皮影戏舞台的界限。舞台被划分为五个区域,形成了三层空间,将一维的皮影戏变成了三维的画面。

在戏剧表达方面,该剧也进行了大胆创新,没有正反派,所有的矛盾冲突都源自主人公内心的斗争。这些斗争最终凝练成一个主题——在历练中成长和蜕变。

主创团队精益求精,排练过程非常艰苦。但一提到《盛世藏行》中的精妙设计,赵玉明立刻神采飞扬。

精妙设计,突破创新

赵玉明指出,该剧有两个不得不提的设计——面具和马戏。

第二场开头,舞台两侧的幕布上出现了四个面具,演员通过操纵面具进行表演。“国运鼎盛天下仰,大唐威名传四方;听说今日有大事,吐蕃来人凤求凰。大人说的是老黄历了……”摇头晃脑的面具,配合考究的台词,展现了上朝前大臣们议论纷纷的场景,形象地表现了他们人性中的自私自利和阳奉阴违。

赵玉明解释:“面具设定突破了原有的舞台界限,通过符号化的语言,以讽刺和夸张的手法,充分展现了人性的深层本质。”

第三场的马戏设定也是一大亮点。剧中马匹的影身耗时两个月精心刻制,老将军骑马和坠马的场景需要四名演员操作,配合纱幕上的沙尘暴场景,真实再现了万里和亲路的艰险。“纱幕上播放的黄沙漫天场景属于现代电影手法,而皮影属于古老的非遗,在这场戏里,实现了古今对话。电影在西方发明,而皮影是我们东方的文化瑰宝之一,这场戏同时实现了东西方的对话。”赵玉明补充道。

除了这些,还有很多其他创新。当演员在幕布前和纱幕后的区域表演时,灯光采用“点光源”,这是借鉴了陕西华县皮影表演方式。剧中有多处演员拿着影身走到幕布前的场景,赵玉明表示:“一方面,我们要让他们从幕后走到台前,这样有利于非遗传承;也能形成表演艺术中的间离效果。”

默契无间,精彩演绎

经过上百次的排练,演员们配合默契。赵玉明表示:“皮影是光和影的艺术,对于舞台前后的光源有非常严格的要求。”

大多数情况下,演员换场时,后台一片漆黑,人多的时候很容易撞到人或灯架,导致后面的演出无法进行。经过数百次排练,我们二十多位演员已经非常熟悉和默契,清楚舞台上每时每刻的布置。”《盛世藏行》演出总监兼演员陈培扬告诉记者。

陈培扬对《盛世藏行》充满期待,他说:“我非常喜欢这部戏,它一定会给观众带来全新的视觉冲击。各种创新设定和多媒体元素,一定会让观众目不暇接,对皮影戏产生新的认识。”

创新总需要付出加倍的努力。陈培扬和剧团其他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得到了总导演赵玉明的高度赞赏,他说:“陆丰皮影剧团是一个优秀的团队,演员们充满信念感,现在已经是国内一流院团。团队成员吃苦耐劳,加班加点毫无怨言。”

赵玉明是国家一级导演,中国戏剧家协会陕西分会理事、陕西广播电视台特约播音员、陕西省教育厅艺术高级评委,金狮奖、文华奖得主,他创作的大型木偶、皮影、儿童剧《鸡冠花红》《义虎传奇》《太阳神鸟》《白雪公主》《三打白骨精》《朱鹮·朱鹮》等十余部作品,均获得文化部、陕西省文化旅游厅等的嘉奖。2019年开始,赵玉明与陆丰皮影剧团结缘,先后导演了皮影剧目《女子粉枪队》《烽火婵娟》和《盛世藏行》,他在这些新戏中融入了自己的探索,为陆丰皮影剧团带来了新的元素。

“在《烽火婵娟》中,演员从幕后走到了台前,这是一次大胆的创新;而在《盛世藏行》中,则加入了许多多媒体元素,以此增加观众的体验和感受,这些创新令人振奋,也让皮影戏焕发了活力,让古老的‘非遗’焕发生机。”陈培扬表示。

侧记:

从开出租车谋生,到出访十多个国家并获奖无数

几代人克服困难创新传承

5月11日下午,陆丰市皮影戏传承保护中心迎来了港澳旅游团的客人。在《盛世藏行》排练的间隙,一百多名港澳游客来到陆丰皮影大厦,深度参与体验了陆丰皮影戏“非遗”演出活动。排练新剧期间接待几波旅游团的情况,在陆丰市皮影戏传承保护中心已经屡见不鲜。自2007年陆丰皮影剧团恢复演出以来,陆丰皮影戏不断发展壮大并驶入快车道,让古老的“非遗”不断焕发新生命力。

据江海滨介绍:“自恢复演出以来,陆丰皮影出访过匈牙利、意大利、德国、日本、加拿大、香港、澳门等地,并获得过国际、国家、省级的多个奖项。如今的辉煌背后,经历了几代人的努力,克服了种种困难,是创新传承的结果。”

作为潮州影系的传承,陆丰皮影历史悠久。1957年,陆丰皮影戏剧团正式成立,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末,因种种历史原因皮影戏剧团停演。但皮影表演的星星之火一直没有熄灭,江海滨介绍:“皮影剧团停演后,传承人蔡锦镇为了谋生,以开出租车为业,但政府一直保存着剧团建制,拨付剧团演职人员部分生活补贴,使传统表演手艺也一直没有丢掉。”陆丰市皮影戏传承保护中心内,一直保存着几个大箱子,这些箱子里装满历经岁月洗礼但依然完好无损的影身。

星星之火,终成燎原之势。2006年,陆丰皮影迎来了重大转机: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此基础上,陆丰市加大扶持力度,投入更多经费,筹备恢复演出。

2007年,陆丰市委宣传部决定恢复陆丰皮影剧团,并不断注入新鲜血液。2011年11月27日,作为中国皮影戏的重要组成部分,陆丰皮影参评“世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014年,陆丰市皮影戏剧院建成投用。该院功能完善,以皮影演出为主,兼顾培训传承,观众席可容纳114人。戏剧院的建成,为陆丰皮影戏的传承和展示提供了更好的平台。

近年来,陆丰皮影剧团不断创新演出内容,创作出儿童剧目、荧光皮影,甚至从短视频平台汲取灵感,打造出皮影舞蹈的创新项目。得益于紧跟时代步伐的演出内容,陆丰皮影戏大受欢迎。剧场经常迎来身着校服的年轻观众,许多学校也将陆丰皮影戏引入校园,作为“一校一品”项目。

在道具制作方面,陆丰皮影也十分讲究。制作一个皮影人物需要经过选皮、制皮、制稿、过稿、焖皮压实、雕镂敷彩、发汗熨平、缀结订型、机关安装等10大步骤。江海滨介绍:“制作陆丰皮影影身所用的黄牛皮,是由传承了几代制鼓手艺的工匠加工而成,通过祖传秘方药水特殊处理,黄牛皮更加洁净透亮。”

在人才培养方面,陆丰皮影也走在前列。陆丰市委宣传部近年来加大皮影戏人才培养力度,招收新学员,老中青三代传承人进行传帮带,新学员还被送往专业戏剧学院学习。2002年出生的学员除了学习演出技艺,还要亲手制作道具,加深了他们对这门艺术的理解。

通常情况下,陆丰皮影戏剧团在外演出。而外地游客来到汕尾,观看陆丰皮影也是旅途中的必备行程。

自1957年剧团成立以来,陆丰皮影戏作为重要的传统艺术受到关注,大型演出记录可追溯到30多年前。1987年,陆丰皮影剧团受省政府委托,前往日本兵库县、神户市等地,进行为期7天的友好访问演出。1994年,德国木偶、皮影专家一行4人专程到陆丰考察皮影艺术。陆丰皮影还曾到过意大利、英国、荷兰等十多个国家。

陆丰皮影映盛世 传承文化绽芳华

市场需求推动了陆丰皮影戏的发展。时至今日,陆丰皮影剧团已有团员40人,分工明确,老中青搭配,在传统剧目和创新剧目方面各有专攻。陆丰皮影戏的蓬勃发展得益于各级党委政府和宣传文化部门的支持,经历几十年的风雨,未来,它将继续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荣誉榜单

  • 2021年7月,《海陆丰女子粉枪队》入选广东省基层舞台艺术精品项目。
  • 2021年10月,在广东省第十届中青年戏剧演艺大赛中,高晓玲获得“银奖”,陈柳娟、郑鑫华获得“铜奖”,中心集体荣获“优秀组织奖”。

2021年11月,参加深圳罗湖区第十届皮影文化艺术节,荣获“优秀红色剧目奖”和“优秀表演奖”。

2021年11月,参加第四届全国民间文艺展演(深圳专场),摘得“最佳节目奖”和“最佳人气节目奖”。

2021年11月,剧目参加第三届广东省法治文化节“法润人心”法治文艺作品评选大赛,获得“优秀奖”。

2021年11月,在第三届广东省法治文化节“视法·风尚”普法新媒体精品评选大赛中,《杜绝高空抛物·人人有责》荣获“铜奖”。

2021年12月,在第九届中国—东盟(南宁)戏剧周优秀剧目展演活动中,《文成公主》斩获“朱槿花奖·优秀剧目”殊荣,高晓玲荣获“朱槿花奖·优秀演员”。

2022年3月,陆丰皮影戏传承保护中心荣膺“广东省巾帼文明岗”称号,由广东省妇女联合会授予。

2022年7月,剧目《鸡斗》参加“第三届南充国际木偶艺术周”展演。

2022年8月,参加在广西南宁举办的第八届全国中青年技艺传承展演中,木偶剧《家婆的一天》演员郑海东荣获“优秀技艺传承”称号,剧目《龟与鹤》演员郑鑫华、蔡紫凝荣获“传承新人”称号,林振芯荣获“担任助演”称号。

2022年12月,红色革命题材皮影戏精品剧目《海陆丰女子粉枪队》摘得广东省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

2023年3月,陆丰皮影戏传承保护中心被评为“全国巾帼文明岗”。

2023年3月,在深圳市罗湖区第十一届皮影文化艺术节展演中,《文成公主》荣获“优秀表演奖”和“最佳操纵奖”。

2023年5月30日-6月6日,剧目参加在扬州市举办的第六届木偶皮影优秀剧(节)目展演,斩获“优秀剧目奖”、 “助演奖”、 “优秀偶型设计(制作)奖”、 “优秀导演奖”共四个奖项。

2023年12月,在浙江参加“中华颂”第十三届全国小戏小品曲艺大展,参展剧目《文成公主》荣获“优秀剧目奖”和“优秀组织奖”。

2023年12月,剧目参加第五届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荣获“优秀展演节目”荣誉。

2023年12月,在第七届中国泉州国际木偶展演中,参展剧目《文成公主》获得“荣誉奖”。

统筹:南小渭郭杨阳。

  • 领域空调故障码01274(汽车空调故障码01)
  • 华南西南强降雨今明集中
  • 荷兰禽流感疫苗试验告捷 大规模接种曙光初现
  • 鹤壁太阳能热水器品牌排行(鹤壁太阳能发电公司)
  • 燃气灶十大排行榜2020(燃气灶十大排行榜2020年)
  • 陆丰皮影映盛世 传承文化绽芳华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排排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