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大促第一轮战火告一段落。天猫平台根据5月20日至5月28日期间的品牌支付GMV(商品交易总额)排名,公布了多个领域的销量榜单。
在运动户外品牌排行榜中,耐克(NIKE)、斐乐(FILA)和阿迪达斯(adidas)分列前三甲。而在健身器械销售细分榜单中,麦瑞克、Keep、佑美分别获得前三,其他进入前十的品牌还包括梵品、约托、朗威、舒华、亿健、海德和易跑。
排名前三的健身器械品牌中,麦瑞克和佑美是专注于健身器械研发的科技公司。其中,排名第一的麦瑞克成立于2018年,总部位于杭州。短时间内,麦瑞克就登顶天猫和京东两大电商平台健身器械细分类目榜首,产品涵盖动感单车、椭圆机、划船机和跑步机等多个品类。同样来自杭州的佑美,产品也以动感单车和划船机等大型健身器械为主。
Keep能够跻身前三,主要归功于其作为健身内容平台累积的品牌效应。界面新闻发现,在天猫平台上,Keep官方旗舰店销量最高的三样产品是瑜伽垫、跳绳和哑铃。这些产品技术含量不高,生产难度也不大,但由于Keep平台前期积累的品牌效应而深受消费者青睐。这些产品在定价竞争力和品牌溢价能力方面仍有提升空间,可替代性较强,长期来看难以成为“拳头产品”。
2023年,Keep总营收为21.38亿元人民币,经调整后净亏损为2.95亿元,亏损率从30.2%收窄至13.8%;毛利同比上涨4.3%至9.62亿元,毛利率达45%。上市前的2022年,Keep自有品牌运动产品曾是其收入的主要来源。Keep的产品包含传统的瑜伽服饰和器材,以及健身空间Keepland、智能硬件KeepKit和健身轻食Keeplite等新自有品牌。
但到了2023年,Keep的收入结构发生了变化。线上会员及付费内容成为第一大主力,营收9.96亿元,占比从2022年的40.4%提升至46.58%;而2022年贡献最大的自有品牌运动产品增长乏力,营收下滑至9.46亿元,在总营收中的占比降低至44.24%。尽管Keep的用户仍为其天猫店铺贡献着销售额,但Keep显然从财报数据中意识到了问题,并于2023年开始调整业务重点。
截至2023年12月31日,Keep的会员独家录播课程总数为4225节,比2022年同期的1873节增加了125%。为了提升课程质量,欧阳春晓、帕梅拉等知名健身达人均为Keep录制了专属课程。2023年,Keep会员渗透率达到10.7%,会员锻炼次数较2022年增长超过200%。
2024年3月,Keep宣布将APP迭代到第八代。在功能层面,Keep拓宽了运动品类和外部硬件设备的接入,除了常见的跑步和骑行外,还囊括了冲浪、滑雪等超过60种运动品类。
针对近年来国内爆火的马拉松热,Keep 也投入了大量资源:用户不仅可以在户外规划更多跑步路线,还能在专业的马拉松赛事中体验赛事功能。
在新版 Keep 中,内容方面进一步升级。在专业课程和运动数据方向,依靠算法赋能,用户在学习课程的能够感知身体状态和运动能力的变化。
Keep 董事会兼 CEO 王宁曾表示:未来,Keep 将积极研发和应用前沿技术和智能功能,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全球市场的应用潜力。通过人工智能助力创新,吸引新用户,挖掘新的商业机会。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